3月12日,和龙市召开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会议,围绕“五个一”对全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部署。
守好一条线: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,严守耕地红线。不讲条件、不打折扣落实上级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指导性计划,将种植任务抓紧落实到村屯、落实到地块,全市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8.2万亩。引入先进农业技术,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“双稳定”,为饭碗装满本地粮筑牢根基。
做强一个业:立足本地资源,做强特色农业产业。围绕有机大米、林下参芝、桑黄、林蛙、延黄牛等“土特产”谋划一批提质增效产业项目,壮大项目储备,择优逐年实施。立足各镇现有项目资源实施新项目,小切口破题、大纵深发力,避免分散投入,整合资源力量,强特色、育龙头、树品牌、促合作,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。
扮靓一个家: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修好农村基础设施 “硬底子”,做好垃圾、污水治理 “关键事”,推进 “厕所革命” 见实效,巩固全域美丽乡村成果,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,把农村扮靓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,让乡亲们住得舒心。
兜牢一张网: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织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网。紧密结合我市脱贫人口老病残占60%以上的基本现实,紧盯收入骤减、支出骤增做好监测纳入。运用好“四个一批”工作举措,集中解决好帮扶产业发展基础不牢、联农带农效益不稳、配套支持政策落实不准等问题。持续推动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,力争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提高20%以上,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持续落实小额信贷、庭院经济等政策,让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,生活更有保障。
夯实一个基: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夯实乡村治理根基。深化农村改革,加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力度,力争村集体收入村均突破100万元大关。通过深化承包地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分置改革等举措,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,激活农村资源要素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